探寻革命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赴大悟革命老区思政实践学习活动
2023年5月14日,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质量,增强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在政治与法律学院组织下,组织学生代表分批赴大悟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和中原突围纪念馆开展“探寻革命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王成营教授和范晶晶、曹亦曦、向楠琪、谢雨欣、彭亚萍、周希、杨欣宇、李媛媛、孙厚英共计十人,赴孝感市大悟县的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和中原突围纪念馆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大悟县雄踞鄂北门户,北眺中原大地,南瞰江汉平原,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这里史册流芳,人杰地灵,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孕育了徐海东、刘华清、聂凤智等100多位共和国高级将领和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等革命前辈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
到达目的地烈士陵园,首先参观到鄂豫边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它的形状是仿照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修建的,纪念碑镌刻着原国家主席李先念的亲笔题词: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碑座东面黑色大理石镌刻着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碑座南北两面分别雕刻着反映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鄂豫边区军民英勇顽强与敌人作斗争的浮雕。远远看着气势蓬勃,令人肃然起敬。
来到碑前,太阳高悬,四周没有风,静默的氛围中,不少同学缓缓低下头向烈士们默哀。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即使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却仍能为心中的信仰奋不顾身,用生命换来的今天的美好生活。看到这庄重的纪念碑,同学们内心哀悼,眼前仿佛浮现了当年烈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形,那壮烈牺牲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命的呐喊仿佛就在耳边,也难怪会有人低下头默哀以借此缅怀先烈们的英灵。
接着参观的烈士纪念馆是仿照毛主席纪念堂建立的,四周环以高大的廊柱,端庄雄伟,庄严肃穆.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具浮雕,这具雕塑是由两组英烈群雕托起两座纪念碑,鄂豫边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原突围烈士纪念碑,中间镶嵌大悟的第一中共组织所在地,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主体呈v字形,象征革命胜利。
站在静谧的展厅里,细细聆听着讲解员讲述着一件件历史文物的来历,看着这些照片和文物,仿佛已逝的历史在这里重新展现。讲解员告诉大家:“中原突围和定陶战役、苏中七战七捷是解放战争初期的三大战役,从战略上讲,它牵制了国民党军队30多万人,为全国反攻做了准备,从战术上讲,突围时虽然消灭了一万多敌人,可亦有8千多英勇的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不少同学闻此紧蹙眉头,一时复杂凝噎。
随后又到达了中原突围纪念馆。它承载着特有的历史厚重性、思想启迪性,致力于中原突围史的研究宣传、党史党性教育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充分盘活红色资源,优化陈列展览格局,是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现役军人和社会团体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弘扬革命精神和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基地。区内还有,周恩来与美蒋代表谈判旧址,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中原军区会场旧址,中原军区首长宿舍旧址,以及国防教育园等。
中原突围纪念馆地位重要、红色资源丰富。陈列展览共有8个部分:序厅、战略坚持、中原突围、敌后烽火、外线转战、战略进攻、精神永存和尾厅,主要介绍抗战胜利后的中原军区部队的革命历程。看着一个个烈士的名字,一件件文物展示在柜中,他们身上记录着一个曲折的时代和一群伟大的人。最后在纪念馆外组织了合照留恋。
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这种红色精神永远不会消散。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在参观中还能遇见许多游客纷至沓来,上至花甲下有垂髫,令人感慨。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英雄。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
参观过程中,有同学表示深切感受到了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性。她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偌大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纪念馆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逼真的场面,真实地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近代革命史,也让我认识了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可歌可泣。”确实,战争时期党员们的鲜活事迹感染了每一位同学,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时代的凯歌;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人感慨不已,也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中国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烈士陵园参观者的心中默默传递。我们从烈士的足迹中找到了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正原因。时代没有选择让我们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的为祖国就义,但我们有一颗同他们一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心。
相信每一位参加本次学习活动的同学都明白了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所蕴藏的深厚意义。